
岭南文脉 · 薪火相传
方寸戏台,演天下事。2024年1月26日下午,“岭南文脉 薪火相传”青少年戏曲传承体验志愿服务活动在电白区文化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茂名市木偶戏非遗传承人陈成珍在现场对孩子们进行粤曲+木偶戏表演和教学,新奇有趣的表演形式激发了孩子们对木偶戏的强烈兴趣。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文化馆、茂名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茂名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茂名市教育局、广东省文化馆联盟主办,茂名市文化馆、电白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电白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电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承办,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戏曲艺术在促进大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使学生们在思想、知识、艺术方面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为戏曲发展和传承厚植土壤,推动茂名戏曲再度焕发新活力。
本次体验教学通过“少儿戏曲展示+授课讲解+指导体验”的方式,让学生与非遗文化亲密接触,让他们在参与学习中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传承人陈成珍以一曲《冼太夫人》开启了体验课程,还展演了《凤鸣岐山》、《高文举》、《双喜临门》等经典曲目,戏中的打斗、互动栩栩如生,引起孩子们阵阵欢呼和掌声。
“木偶戏只需要一个人就能演5、6个角色,木偶里面有‘机关’。”传承人手把手教孩子们操控木偶,打斗、行礼、拥抱、跑、走等等动作要领看似相差无几,实则各有千秋。“木偶的每个角色都有特定的形象,将军可以按胡子等细节装扮分为少年将军和老年将军,从服装也可以分辨角色地位……”传承人一一讲解了台上的木偶形象,教学生们如何分辨角色。参与体验的孩子们说:“木偶戏很好玩,看起来简单,但学起来一点都不简单。”
传承人陈成珍说:“木偶戏过去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看了,从80、90后的孩子开始,他们都有了更多新鲜的玩具和娱乐,没有人愿意看我们唱戏,现在政府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反而吸引了00、10后孩子的兴趣,这些孩子都很聪明,学得很快,我们的传统文化应该要更好地传承下去。”

近年来,在我市高度重视戏曲传承发展的指引下,我区也积极推进戏曲文化的传播,区文化馆不定期举办曲艺演出和交流活动,为电白戏曲爱好者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2023年11月起,以电白区文化馆主办的非遗传承志愿帮扶活动深入基层,与基层文化站联动开展木偶戏展演等活动二十余场,为基层群众带来更多的文化体验,受到了群众们的大力支持,为电白区非遗戏曲文化传承发展添砖加瓦。
文稿 / 林小瑜
初审 / 简义训
终审 / 杨伟健
来源:茂名市电白区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