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月圆中秋的温馨氛围与国庆佳节的热烈喜庆交织而来,2024年9月,电白区以丰富多元的文化活动为载体,从高雅到通俗,由传统及现代,深入基层,推动电白区文化繁荣发展。
从中秋晚会的中式浪漫,到国庆交响乐的激情奏响;从乡村音乐会的乡土风情,到文化惠民进基层的贴心服务;从非遗传承匠心独运,到书画雅集笔墨飘香,每一场活动都是对优秀文化的深情致敬,也是对基层文化繁荣发展的有力推动。一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点亮了城乡文化的璀璨星空,更为“文化强区”战略的实施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花好月圆夜 讲电白故事
9月16日晚,一场以“浪漫山海,月满中秋”为主题的2024年茂名市电白区中秋晚会在水东街道东湖广场浓情上演。新颖的舞台剧表演形式融入冼夫人、疍家、沉香等具有浓厚电白特色的文化符号,以“月圆之夜,冼夫人传奇”、“沉香馥郁,中秋情思浓”、“海洋浩渺,明月共辉”、“团圆之夜,共庆佳节”四大篇章串联古今,广大群众不仅拥有了更高的艺术享受,也通过节目表演沉浸式地对本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月光辉映下,无人机编队表演、嫦娥从“天”而降、湖面波光粼粼,现代科技力量与中华古典美学相得益彰,传递着电白人民的浪漫情怀。
奏响时代强音 共庆祖国华诞
文化的繁荣发展不仅需要深耕本土博古通今,还要融合外来文化能量,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丰富群众文艺欣赏形式。9月28日晚,“祖国颂”电白区2024年国庆交响音乐会为电白区人民带来一场能量满满的听觉享受,来自福州海峡交响乐团的演奏家以及著名歌唱家们共同献上了一场气势磅礴的音乐盛宴。
音乐会上,经典曲目与现代作品交相辉映,来自电白区沙琅镇的中国音乐金钟奖获得者、民族女高音歌唱家陈滢竹一曲《荔枝颂》不仅唱出了我区音乐事业的蓬勃发展,也激发了观众的爱国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乡土经济热 音乐架桥梁
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2024年9月,文化馆深入乡村,在沙琅镇琅西业村、岭门镇海坡村站举办“有你有我,想唱就唱”电白乡村音乐会走进“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系列音乐会。这些音乐会以当地民乐为主,融入了现代音乐元素,既保留了乡村文化的原汁原味,又增添了时尚气息。
音乐会现场还融入乡村特色产业推荐环节,沙琅的萝卜干、龟苓膏、豆豉,岭门对虾、生蚝、斑斓叶等特色农产品走上舞台走向观众,为当地农产品的销售带来更多商机。音乐会也带动了当地夜宵经济,沿街的小吃摊位热闹非凡,各式地道美食飘香四溢,为乡村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烟火气。
文化惠民进基层 服务到家暖人心
2024年9月,电白区文化馆积极开展文化惠民进基层活动,在麻岗镇、罗坑镇、观珠镇、高地街道、南海街道等镇街通过送戏下乡、声乐培训、广场舞培训等形式,将优质文化资源直接送到群众家门口。这些活动不仅满足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守护文化根脉 传承匠心精神
在文化惠民进基层系列活动中,文化馆也积极推动电白区非遗项目在基层的传播,通过非遗图片展、非遗手工体验等形式扩大非遗触达人群。邀请了单人木偶戏和电白贝雕非遗传承人,通过现场展示与教学,让更多人了解了非遗的魅力。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也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笔墨书香 弘扬国粹
中国书法和国画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馆通过举办书画雅集,邀请了电白区知名的书画家们现场挥毫泼墨,有细腻的笔触,也有豪迈的手法,还有新老创作思潮的碰撞,为电白区书画艺术的创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
优秀的书法作品通过线条的美感、笔画的结构、墨色的运用、画面的留白处理来表达文字的内涵与意境,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和美感;国画作品则通过线条的勾勒、墨色的渲染和色彩的搭配来展现画面,以画家风格各异的构图和审美观念,营造深远的意境。
文化馆通过此类书画艺术活动不断提升公众对书画艺术的认识与欣赏能力,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书画艺术作品展,为书画爱好者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让更多人便捷地参与到文化艺术活动中,共同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一系列文化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有效促进了基层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也为“百千万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未来,电白区文化馆将继续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文化活动形式,丰富文化内涵,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贡献更大力量。
文稿 /林小瑜
初审 /简义训
终审 /杨伟健
来源:茂名市电白区文化馆